2月28日晚上十点多,川成川深成都当时核桃正在洗澡打算睡觉,都地地震地震多地突然就感觉到地面在摇晃,震又震感作为在成都生活了4年的生级打工人,核桃马上就明白了,明显又地震了。川成川深成都最近这两年,都地地震地震多地四川地震的震又震感次数还真不少。
擦干净身子,核桃马上就上网看看哪里又地震了。明显据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:2023年2月28日22时46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(北纬29.72度,川成川深成都东经102.09度)发生4.8级左右地震,都地地震地震多地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。震又震感虽然说是生级4.8级,但是明显根据核桃当时摇晃的感觉来看,应该不止,希望当地的朋友平安。
地震如此频繁,核桃不禁想,要是地震能预报就好了,这样就安全多了。都说动物能预感到地震,它们总能在灾害发生之前就开始逃生,比如下雨前蚂蚁要搬家。所以我们都相信动物们能够预知地震,还总结出了不少的动物行为,比如信鸽迷失方向,老鼠到处乱窜,狗狗不停地吠叫等等。
但核桃看了一眼楼在晃了还安稳地躺在沙发上睡觉的猫主子,觉得这个还是不太靠谱。而且造成动物行为异常的因素太多了,我们不能确定是不是因为地震引起的。所以有没有什么科学的方式来预报呢?
其实地震预报的难度很大,现如今依旧没有有效的预报方式。就像我们可以监测到台风的详细发生时间和路线,但是我们无法预报龙卷风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一样。
地震一般都发生在地下几千米到数十千米的地方,但是当今世界上最深的钻井只有12千米,所以我们无法有效地监测到地下的情况。加上地震发生的情况复杂,一般一次地震可能需要孕育好几年甚至几十年。
而且原因也不同,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、不同的时间阶段会引发不同的地震,人们很难模拟。加上强地震发生的概率较小,人们缺少地震的实验样本,无法做更多的实验统计,所以地震预报的进度很慢。
就目前来说,地震预报专家只能对某些特殊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的预测,但是绝大部分地震还是无法预报的。既然无法预报,那么只能尽量减少损失,在地震发生之后,以最快的速度告诉人们,让大家有时间逃生,地震预警应运而生。
地震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威力巨大的自然灾害,我国处在印度板块、亚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,这些板块每年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度在地幔上移动,相互挤压和碰撞,地壳运动比较频繁。可以说是发生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之一,全球30%的地震发生在中国。自汶川特大地震之后,我国一直在研究如何更好地降低地震带来的伤害。
而地震预警就是其中之一,这是指在某个地方的特大地震发生之后,抢在地震传播之前,将地震的消息先一步传播给附近的地区,让人们有一些准备的时间,根据离地震震源的距离,通常可以提前几秒或者几十秒发出警报。而根据研究表明,如果提前3秒预警,可以使人员伤亡比例减少14%;提前10秒预警,人员伤亡比将减少39%。
那么这套系统是如何抢在地震之前的呢?我们都知道地震会产生地震波,而传播方式可以分为纵波(P波)、横波(S波)和面波(L波)三种类型。其中纵波是推进波,它们一般会让地面发生上下运动,这种波的危害性比较小,但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比较快,一般为5.5~7千米/秒。
而威力较大的横波速度比较慢,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.2~4.0千米/秒,这种波会让我们感觉到水平晃动,破坏性较强。而面波,则是前两者相遇之后发生的混合波,造成的危害最大。
地震预警系统正是根据这种时间差来进行设置的,一般来说,地震发生之后,人不会第一时间感觉到,而是要等到相应的地震波到达之后才有感觉。地震预警的原理正是根据波的传播速度不同来进行预警的。系统会先检测到危害较小的纵波(P波),然后发出警报,在危害较大的横波(S波)到来之前,人们可以有短暂的时间来保护自己。比如在电梯里的赶紧出去,正在开车的赶紧停下来等等。
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比地震波更快,所以如果不是在本地的地震,附近几个地方的地震预警可能会比P波更快的到达。但是这种方式能提供的时间是有限的。因为它们是在地震发生之后采取的措施,是在抢时间。根据研究表明这种系统一般能为人们提供10秒左右的预警时间,绝大多数有效的预警时间不超过30秒。再远的话,地震也不会造成什么危害。
中国基本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,只是有些地震很小,所以无伤大雅。不过一旦地震震级超过3级,大家就可以在几分钟之内通过中国地震台网的官方微博获悉到。我国已经实现了全国2分钟内、全球10分钟内有影响地震的自动速报,速报能力居世界前列。加上逐渐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,以后可以大大地减少地震造成的危害。
而此次地震,大陆地震预警中心在地震波到达前53秒就已经向成都发出了预警提示,那么身在成都的朋友们这次有没有收到预警信息呢?
http://rvpa9.twogoons.com/